5月10日,著名学者、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经理、博士生导师杨存昌教授应邀出席了我系为庆祝学校“建院升本”十周年举办的两场学术活动。
当天下午,杨存昌教授同我系教师座谈,就专业教师教学业务水平提升和科研能力培育等问题向与会教师“传经送宝”。他首先分析了当前中文学科面临的诸多困境,指出越是学科发展困难就越需要广大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素养、迎接挑战。在谈到中文学科发展的前途和路径时,他说,重振中文学科,应该走好“跨界化发展”“转型化发展”和“国际化发展”的新路子;其中最重要、最核心的问题在于课程建设和人才培养,因为只有一流的课程方可造就一流的专业,前者是基础、是前提。科研工作方面,杨教授勉励与会教师应该不断自我加压,千方百计自寻突破,提高学术成果的影响力,在课题立项、成果评奖等工作中都要积极作为、有所成就。
晚上,杨存昌教授为全校师生作了题为《中华传统美学思想与当代人格境界》的学术报告。本次报告既是中文系庆祝学校“建院升本”十周年系列学术报告的第一场,也是中文系博雅讲堂的第十讲。报告会上,杨教授首先对照分析了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“需求层次理论”以及我国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关于人生的“自然、功利、道德、天地四境界说”,认为人之为人,获得道德层次的满足、哲学上的自由,即人生上升到审美的自由境界才是“幸福”的。论及中华传统美学思想,杨教授强调儒家之外,道家、禅宗等也共同建构了华夏美学思想大厦;儒家“天行健,君子以自强不息”的乐观奋斗精神,道家“天地有大美而不言”的旷达超脱态度以及禅宗“万古长空,一朝风月”的形而上学的心理境界,等等,所有这些都表明中国哲学的最高精神阶段不是宗教而是美学;当代人格境界的提升,很大程度上需要或有赖于这些传统美学思想的浸润和滋养。
杨存昌教授,山东大学博士,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经理、教授、博士生导师,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齐鲁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,山东省文化产业专家库首批专家。中华美学会、中国古代文论学会会员,山东省美学学会、山东省写作学会、山东青年社会科学工作者协会常务理事,山东省企业文化学会副会长。出版《初扣美学之门》《中国美学三十年》《道家思想与苏轼美学》等著作20余部,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,学术成果多次荣获国家、省级奖励。